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领域信息化建设
作者:陈启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9 15:12:53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工程师等;工程项目表(工程项目名称,编号,合同证号,监理人,承建人,项目单位),该表存储具体的工程项目表的情况,一个工程项目为一个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必须与项目建设单位及其相关单位提交的信息相符合,如工程安检证明,环保证明,承建人自制,监理人名称等。该表是为后续查询某项工程质量状况的关键表,工程项目标号是主键,通过监理人信息与人员注册表相联系,通过参建单位信息与单位表相联系;单位表(参见单位,资质等级,从业性质,单位地址),该表记录本辖区建筑行业单位的基本信息。

  在数据库后台建设完成之后,分别设计注册模块,信息提交模块,查询模块:

  3.2.1注册模块的结构如下注册模块分为工程师注册系统,单位注册系统,工程项目注册系统。设计过程类似,只是储存表以及对表数据属性检查的要求不一样。因此可以创建风格相近的注册界面,因为是基于B/S的三层结构,因此处理过程如下:用户首先在html上填写表单,然后提交信息,由asp.net核对相关数据的合法性,唯一性等,如通过则将数据注入数据库保存,否则返回信息提示用户数据不合法,过程如图2所示。

  3.2.2查询模块设计数据查询时,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相关视图,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相关信息能通过一次查询而展现出来。视图是一种虚拟的表,其本身不存在数据,只有在执行的时候,才通过它在各个表中提取数据并进行一定的组织。其处理过程也是三层结构:用户在HTML上填写查询条件,并提交,由asp.net分析条件是否合法(一般来说只要视图或表本身不存在问题,查询条件是基于正确的标,那么查询就合法),如果合法则从数据库或缓存中提取相关数据,并进行组织,然后返回给用户。

  3.2.3信息技术资料上报模块该模块的工作原理和信注册模块相似,区别只是在技术资料上报时,需要用到注册信息里面的基本信息,比如某项目监理人提交某工程项目的安检信息,那么系统里应该已经存在工程项目,该项目经理人等的注册信息。同样该模块需要检查数据是否合理。

  4政府门户网站与监督系统结合

  工程质量监督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因此有必要建立门户网站用于群众与政府质量监督部门进行信息沟通。而且门户网必须某种程度上与质量监督系统相结合。建立门户网站是建立一条跟公众双向互动沟通交流的途径,既为监督机构提供一个自我形象展示的平台,又方便公众查阅相关信息,同时平台提供网上办事功能,不同的用户按不同的权限进入相关的操作界面。网站应具备很强的行业性,很好地满足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建站需求,是一个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与公众及企业交流的很好平台。网站应具有的特色[3]:①平台专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设市区各级部门便于合作交流统一管理而打造,为县市区行业统一管理以及交流提供很好的平台;②平台提供很好的集成作用,在和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结合时,提供方便的行业数据库查询系统。工程信息、企业信息、人员信息,三者成一线,无论从那一点切入,都能方便查询出相关信息,具有充分的联动性。

  当前,工程质量监督领域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初具规模,工程质量监督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程度快速提高,全面快速推进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向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领域渗透,在未来新的建设工程技术革命过程中,信息技术将上升到更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由于基础建设项目众多,加之监管不到位,腐败现象严重,使得大众很容易产生“豆腐渣”工程的印象,要扭转这种局面,仅靠传统的管理是不够的,必须在结合信息化的同时,加强制度监管,把工程质量人民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建设自己最大化得到利用,进而保证人民生活在安定的环境下进行。

  6参考文献

  [1]胡思茂.新时期的工程质量监督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23:56

  [2]洪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领域信息化建设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22:74-77

  [3]李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6(6)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