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_zhou]的博客:
http://pmzhou.mypm.net
国际工程承包项目风险分析及规避措施 

        国际工程承包项目风险分析及规避措施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在不同国家开展国际工程承包,越来越多的中国工程技术、施工管理人员在环境复杂、风险丛生的国际市场工作,尤其是9·11以来,发生在我中资工程承包企业项目上的安全事件不断,每年都造成了相当数量的非工伤亡。在国外工作的中方员工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安全形势,安全方面的风险不容忽视。如何分析、识别和规避潜在的安全风险是一个企业能否在国际化浪潮中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本领之一。
                                        

                                安全风险的类型
    
    一、 政治、宗教因素产生的安全风险

       恐怖主义者和极端分子为了扩大事端,制造声势,达到某种政治目的,不惜绑架和袭击在其境内工作和生活的外国人。据报道,自伊拉克战争结束以来,已经有140多名外国人被武装分子绑架,其中约30人被杀害。受害者大多是西方发达国家人员,由于中国实行和平的外交政策,中国工程承包人员目前还较少受到这种安全威胁。
上文列举的宗教冲突给外国承包商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也属此类。

    二、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排外行为

       如印度尼西亚发生的反华潮,欧洲极右翼分子针对外国人的暴力事件,俄罗斯部分地区发生的袭击华商事件等。

    三、 战争历史遗留的安全风险

       在近期曾经发生长期战争的国家和地区从事工程承包活动,往往得面对战争遗留的武器造成的安全风险。比如我国承包商在阿富汗、安哥拉、苏丹、斯里兰卡等地承包工程时,往往需请专业公司事先清除现场可能埋有的地雷后才能放心施工。

    四、经济利益冲突

       外国投资和施工队伍的进入挤占了所在国某些利益集团的市场,触动了其经济利益,这些集团往往会纠集武装分子,通过袭击外国承包商来阻止和影响项目实施,从而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五、敲诈勒索

       某些国家有组织的恐怖团伙通过绑架人质,敲诈勒索来获取高额赎金。上文列举的尼日利亚系列绑架外国承包人员事件就属于敲诈勒索。

                                        规避安全风险的措施


    一、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近年来,我国承包商整体管理水平有所提升,在安全管理方面引入了“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体系,使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但是,不少公司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经济收入,轻安全投入”、“重施工进度,轻生产安全”等现象。在应对紧急情况和恐怖袭击方面,防范意识、心理准备、物资准备、组织安排、应急措施等都还远远不够。
       在实际工程管理过程中,加大公司内部安全防范力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是应对国际工程承包安全风险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1、建立完整、系统的安全防护制度和措施,并大力落实制度的监督、检查体系,及时敏锐地发现异常情况、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2、加强员工日常管理,重视涉外管理规章制度,不得擅自外出、随便搭乘搭载,形成良好规范的行为准则和操作习惯,要求所有在国外工作的员工对周围环境变化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3、配备充足的交通、通讯设施,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及时传递信息,实施统一协调指挥,在最有利的时机和地点组织人员营救、撤退和转移;
      4、制定应对紧急情况的预案;
      5、尽可能提高外派人员素质;
      6、与我驻东道国大使馆经参处保持密切联系,与所在国相关机构和人员做好沟通,及时掌握东道国和项目周边安全形势;
      7、 与在同一国家的中资企业交流信息,互相学习和借鉴好的安全防范措施;
      8、 注重工程人员的心理健康,尽可能控制和调节好工作压力;
      9、加强施工现场和驻地管理,可能的情况下,在施工现场和驻地构筑围墙、铁丝网或防护墙,要求业主、当地政府安排武装保安人员,在入口设立检查岗哨,严格凭证件出入,杜绝闲杂人等进入项目现场,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

    二、重视企业在国外的本土化经营
   

       工程承包企业的本土化经营,会尽可能实现更大程度上的人力资源本土化,对降低运营管理成本,提高效率,避免走弯路有显著作用,实践证明本土化经营对工程承包企业规避安全风险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市场开发和项目选择时尽可能避免存在巨大安全风险的项目
   

       无论如何,国际工程市场开发一定要对东道国进行充分的研究。项目的选择,应当建立在对项目所在地全面论证的基础之上,深入了解东道国的政治形势、法律政策以及文化风俗,对于可能存在巨大安全风险隐患的项目,应该做深入的风险评估,以人为本,盲目追求利润把管理人员置于极不安全的环境,从长远来说对公司的名声和发展是及其不利的。
       我国外经行业内通常根据面临的不同程度的安全威胁,将全球划分为五类风险地区:
    * 一类风险(高危区)为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亚和伊拉克。这些地区与国家或已发生针对我人员与机构的袭击;或是“东突”活动范围;或是该国中央政府控制乏力、地方势力割据地区。
    * 二类风险(次高危区)包括中东在内的亚洲其他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除外)。这类地区既是伊斯兰极端组织为主体的国际恐怖势力基地及活动区域,又是中央政府控制力薄弱、跨国有组织犯罪活动(包括毒品、海盗活动)的高发区。
    * 三类风险地区为非洲与拉美。特点是地区冲突加剧,国家政局动荡,反政府武装众多;跨国有组织犯罪猖獗。如南美毒品泛滥、绑架案多发;非洲则诈骗集团多,国际恐怖活动日益向该地区蔓延。
    * 四类风险地区包括北美、欧洲、俄罗斯。这类地区和国家风险系数较小,但美国等西方国家已成恐怖袭击主要目标,新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境外敌对势力主要聚集美日欧等地。
    各公司在开发安全风险高的国别市场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

    四、合同谈判争取业主和当地政府的安全保障措施
   

       对具有潜在安全风险的工程项目,在合同谈判的时候,可以通过要求增设专门的安全条款,规定由业主或者当地政府/军方负责保护承包人员的安全、设立专项安全费用用以提供足够的安全保护设施等,转嫁安全风险或者尽可能降低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
       很多项目的投资方案中,包括恐怖袭击可能性在内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成本是方案中的必备要素。

    五、提高工效,减少人工数量,增加设备的比例
   

       安全风险主要是针对从事国际活动的工程人员的,如果施工单位能够通过技术革新,采纳新的工艺和设备,大大提高工效,降低施工和管理人员数目,则可相应降低人员安全风险。

    六、选择保险公司
   

       在一些高危地区的工程项目,很多保险公司不愿意把“恐怖主义”纳入保险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承包商更应该认真对待,多寻几家保险公司,尽可能选择可将恐怖主义等安全问题作为可承保风险的保险公司,谈好相应的保险条件,通过常规的工程保险来降低安全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也是很有必要的。

       "走出去"是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民族产业的振兴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复杂的国际市场上参与国际竞争,我中资工程承包企业面临严峻的安全形势,应当在对项目所在地全面论证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东道国的政治安全形势、法律政策以及文化风俗,积极做好紧急预案,防患于未然,规避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作者:叶浩亮  肖新华)

pm_zhou 发表于 2007/8/16 16:29:00 阅读全文 | 回复(1)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Re:国际工程承包项目风险分析及规避措施
项目管理大会发表评论于2007/8/17 16:37:00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公 告
登 陆
日志日历
搜 索
日 志
评 论
链 接
统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