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中国软件行业的标准)
前,市场上的ERP厂商走了两条相反的路线:一是产品化路线,“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用户。好处很明显,产品复用性高,厂家的利润自然可观。但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通用版的产品不能适合所有用户。另外一条路线是客户化,客户需要什么,厂商就提供什么。当然,在这种方式下,客户最高兴,毕竟适应了个性化特点。但ERP厂商却有可能陷入两难——单为某客户做大规模开发,不仅成本居高不下,还很有可能因为客户的特殊需求以及需求变化而导致系统不稳定,并由此受到客户的埋怨。

事实上,这两条路线都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现在很多ERP厂商转而推出新的折中解决方法:标准化+行业化+个性化。从SAP的最佳业务实践,到用友的“标准化、行业化、个性化”,再到浪潮的“ERP工业标准”,大家其实都在摸索这样一个尺度:产品化与客户化的“黄金分割点”在哪儿。其实,这个分割点的比例一旦形成共识,就很容易形成规范与标准。而循着这个“黄金分割点”所确立的模型,就是“ERP工业标准”。

SAP为客户提供了很多种“预配置”方法。而用友的方法是,标准化之上有很多插件。浪潮通软则更明确,干脆631——60%是标准化应用平台,30%体现行业特色,10%体现个性化。

目前,中国企业普遍处于成长和快速变革状态,管理模式基本处于流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普适标准的适应力极为薄弱。因此,国内ERP可以遵循工业原则,从工业所普遍适用的诸如标准模型、标准组件、管理标准化入手,建立以“普遍认同”为主诉求的“广义标准”。而现阶段的关键是树立标准意识,而非技术、体系角度的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场标准和利益的博弈中,“广义标准”的主导者应当是用户而非厂商,只有“广义标准”为客户带来效益和价值,才有可能得到明确和巩固,并作为“行规”写入合同,这将最终为厂商带来不可估量的利益。

实际上,在工业时代,标准的产生都遵循这样一个轨迹:某种逐步被确定的规范在客户与厂商之间产生,厂商进而发现由“共同规范”到“工业标准”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客观路径,由此产生了标准组织,但在规范被提交到一个公认的标准组织并被广泛接受前,它都不是正式的工业标准。

尽管如此,规范可以被具有影响力的厂商发布,并随之被这些厂商实现,通常会进一步成为非正式的工业标准。这种标准与其说是一种以追求共同利益为准则的规范,不如说是一种用以沟通、合作和交易的方式。(

2006/10/10 14:55: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日历
公告

登陆
日志
回复
留言

信息
搜索

友情链接
 
DESIGN BY SHANGRILA